近日,台湾艺人徐熙媛(大S)因流感并发肺炎在日本去世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。流感≠普通感冒!大S患有心脏二尖瓣脱垂和哮喘基础疾病,多年的素食主义只有44kg体重和旅途劳累是造成免疫力下降的主因,流感延迟治疗则是最后致命的一击。作为儿科医生,我必须提醒家长:流感是儿童健康的“隐形杀手”,尤其是以下3类孩子,重症风险极高!
一、流感为何会致命?
警惕两大“死亡推手”
1,病毒性肺炎
流感病毒可直接攻击肺部,导致肺泡大面积损伤,引发呼吸困难、缺氧,甚至呼吸衰竭。尤其是对于免疫力较弱的特定人群,流感病毒很容易引发肺炎甚至重症肺炎。
2,全身“失控式”炎症
部分患儿免疫系统过度反应,引发“细胞因子风暴”,导致心肌炎、脑炎、多器官衰竭等致命并发症。
二、这3类儿童最危险!家长必看
1. 5岁以下儿童(尤其是<2岁的婴儿),免疫系统未成熟,病毒更易扩散
2. 有基础疾病的孩子
哮喘、先心病、糖尿病、免疫缺陷患儿,重症风险增加5倍!
3. 肥胖儿童
体重指数(BMI)>30的儿童,肺部负担重,更易发展为重症肺炎
三、预防重症流感,
记住“一苗两药三观察”
✅ 一苗:流感疫苗
最佳接种时间:每年10月底前(当前未接种的仍可补种)
重点人群:6月龄以上儿童,尤其是上述高危儿童
✅ 两药:抗病毒药物
预防用药:未接种疫苗的高危儿童,接触流感患者后48小时内可用奥司他韦预防
治疗用药:确诊流感后48小时内用药,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治疗,可降低80%重症风险
治疗流感,要抓住黄金48小时!因为流感病毒一旦进入人体,便会迅速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,在发病后的48小时内,如果能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,就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。同时,这也是免疫系统的最佳防御期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期。要做到:
尽早确诊并用药
充分休息,避免过度疲劳
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摄入
做好个人防护,避免交叉感染
✅ 三观察:识别重症信号
呼吸异常:呼吸急促(婴儿>50次/分钟)、口唇发紫
精神异常:持续昏睡、抽搐、叫不醒
高热不退:体温>39℃超过3天,退烧药无效
四、家长最关心的4个问题
1. “孩子发烧马上去医院?”
先观察精神状态!若吃喝玩正常可居家观察,若萎靡不振立即就医。
2.“奥司他韦副作用大吗?”
少数孩子会呕吐,随餐服用可缓解,但重症风险远大于副作用!
3.“去年打过疫苗还要打吗?”
必须每年接种!流感病毒每年变异,去年疫苗可能无效!
4.“怎么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?”
流感:突发高热(39-40℃)+全身酸痛+乏力
感冒:低热+流涕+症状轻
五、出现这些情况,立即送急诊!
抽搐、意识模糊
呼吸时锁骨/肋间凹陷(像“拉风箱”)
尿量减少(婴儿4小时不换尿布)
皮肤苍白湿冷(休克前兆)
儿科医生呼吁:
流感季来临,请家长做到
① 高危儿童尽快接种疫苗
② 家中备好奥司他韦(需医生处方)
③ 牢记“重症信号”,宁可错跑医院,不要延误救治!
流感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忽视和拖延。作为家长,我们需要提高警惕,帮助孩子做好预防,同时学会识别重症流感的早期信号。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度过流感高发季!
希望这条科普内容能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流感,保护孩子的健康。
转发提醒身边家长,多一份科普,少一场悲剧!
殷勇 主任
殷勇,主任医师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主任。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呼吸免疫协作组组长,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组长,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组长。
擅长儿童哮喘,儿童慢性咳嗽,儿童呼吸系统疑难疾病诊治。牵头制定儿童哮喘、免疫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9项,获上海医学会医学科技奖1项,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1项,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项,在J Infect、JAMA Netw Open等杂志发表论文54篇,其中第一/通讯作者论文38篇,总影响因子>200分。